界面新闻记者 |
界面新闻编辑 | 刘方远
北京时间4月25日,英特尔美股盘后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。公司一季度营收127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持平,在标准会计准则下(GAAP),净利润亏损8亿美元,去年一季度亏损约4亿美元,亏损幅度扩大1.15倍。
公司最新毛利率为36.9%,相较2024 年第一季度的41%有所下降。
英特尔同时公布了第二季度的业绩展望,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在112亿-124亿美元之间,该预期区间的平均值为118亿美元,远低于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的129亿美元。利润数据预期也不及预期,标准会计下每股净亏损预计为0.32美元。据雅虎财经频道数据,30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英特尔2025财年第二财季每股收益将达0.06美元。
在财报会上,对于外界关心的关税冲击的影响,英特尔CFO David Zinsner表示,一季度业绩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客户预期潜在关税的购买行为,很难量化其规模。
据界面新闻采访了解,此前由于担心英特尔作为美国芯片厂商、其CPU芯片产品受美国对华出口关税影响,国内市场客户曾进行过一波抢购囤货。但在后续中国**推出按“晶圆厂流片地”判定芯片原产地的规则后,抢购行情有所缓解。一位半导体代理商告诉记者,英特尔相当一部分CPU订单由台积电在台湾的晶圆厂负责代工生产,这部分订单预计不受影响。
但英特尔CFO也提到,随着美国政府出台不可预测的贸易政策,及衰退的可能性增加,预测二季度及全年业绩十分困难。
由于第二季度业绩展望低于市场预期,英特尔股价盘后下跌5.12%。
这份财报也是英特尔新CEO陈立武上任一个多月后的首份财报。发布财报的同时,他在公司**上发表了一封致员工的全员信。
陈立武称,一季度财报中的多项数据,营收、毛利率和每股收益(EPS),均超出预期指引,这是英特尔“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”。
但陈立武表示,英特尔仍然需要应对“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”,这在公司的第二季度展望中也有体现。
“一切变革都将从重塑我们的文化开始。无论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声音,大家所看到的问题都非常一致:我们太慢、太复杂、固守成规——这需要改变。”陈立武在信中反思公司危机时,将变革的重点对准内部。
此前在陈立武上台前,外界就曾预测,陈与前任CEO基辛格的管理风格截然不同,主张英特尔发展要走控制成本、精简规模的“鹰派”路线。在去年英特尔官宣全球裁员1.5万名员工后,陈上台将以更大力度为英特尔“瘦身”。
本周早时据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,英特尔为削减成本计划裁员20%,是公司自1968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。截至2024年底,英特尔全球员工总数为10.89万人,若按20%比例计算,裁员规模将超过2.18万人。
最新的内部信也证实了英特尔的裁员计划,但并未公布具体比例。陈立武称,公司需要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,而这些关键改变“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”。相关计划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执行,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未来几个月全力推进这项工作。
除此之外,内部信中还例举了多项强化内部管理的调整,包括“两天居家、三天到公司线下办公”混合办公模式改为“全员每周四天到岗”、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并大幅减少与会人数、将原有绩效考核的“Insights”和“OKR制度”调整为非强制要求。
陈立武称,这一系列改革的目标是为塑造更为扁平的组织架构,回归英特尔“工程师文化”为核心的企业精神。
除裁员和内部改革外,整个集团今年也将进一步收缩预算开支。财报披露,英特尔下调2025年非GAAP运营费用目标至170亿美元,原目标175亿美元;2026年目标为160亿美元;同时将2025年总资本支出目标降至180亿美元,原目标为200亿美元,预计净资本支出在80亿到110亿美元之间。